寬敞的休息室內,一排排座椅供前來售糧的農民朋友休息,空調吹出的涼風沁人心脾,標示著休息處、茶水處、藥品處、樣品處、吸煙點的指示牌清晰明了;電子地磅、皮帶輸送機、振動篩不停地工作著……這是記者7月17日在鳳臺縣丁集糧站看到的夏糧收購的一幅火熱的場面。
據(jù)了解,全市小麥播種面積150萬畝,小麥平均畝產達到385公斤,預計全市小麥總產57.7萬噸,與去年總產持平。按照65%的商品率測算,全市小麥上市量可達38萬噸左右。截至7月13日,全市已入庫小麥9.2萬噸。
我市高度重視夏糧收購工作,新麥上市前,開展了小麥預產預購、價格趨勢分析調研,對小麥質量情況進行了抽樣調查;6月2日召開全市購銷企業(yè)糧食收購工作座談會,了解掌握企業(yè)收購準備工作情況;6月7日召開全市糧食收購工作會議,傳達了全省小麥收購工作會議精神,解讀了《2009年小麥最低收購價執(zhí)行預案》;加強對收購工作的領導,市糧食局印發(fā)了《關于切實加強做好小麥收購工作的通知》,成立了領導小組、三個督查指導組和一個綜合宣傳組;加大收購政策的宣傳力度,廣泛宣傳糧食收購政策,把執(zhí)行最低收購價政策的條件和國家糧食質量標準明明白白告訴群眾,使國家惠農政策家喻戶曉;做好收購器材準備,包括倉庫維修、配備檢化驗儀器、除雜設備、輸送機及滅火器等,對磅秤進行校驗,并開展了人員培訓工作。全市倉容量51萬噸,全市已騰出有效空倉容21萬噸,基本滿足收購所需倉容。
7月14日,關店糧站內,前來售糧的農民楊友和把糧食送到站里,就到一旁休息了,其余的檢質、檢斤、開票、付款等程序全部由糧站工作人員完成。原來,這是該站推行的全程“一站式”服務,其“糧食進了站,其他事情我來辦”的糧食收購服務創(chuàng)新理念正在全省推廣。
市糧食局局長許克剛告訴記者,為加強對收購工作的指導,強化為售糧農民提供全方位服務意識,拓寬糧食收購綠色通道,增強市場收購競爭能力,市糧食局在全省率先出臺了糧食收購“一站式”服務標準,即硬件標準包括工作室,集糧食化驗、過磅、開票、付款于一室,配置空調,室內整潔、衛(wèi)生、舒適;檢化驗儀器:必須配備全套檢化驗儀器,質量檢驗公開透明;地磅、清糧機械、輸送機、樣品臺、休息場所等一應俱全。軟件標準包括,嚴格按糧食收購業(yè)務處理程序規(guī)范收購手續(xù),收購憑證和收購發(fā)票實行統(tǒng)一管理,規(guī)范填列,方便農民和相關方面核查;糧食收購政策、收購紀律、服務承諾上墻,宣傳標語醒目;一站式服務指南明顯,一目了然;專人負責售糧者的接待,微笑服務,耐心解答收購政策及相關問題;收購現(xiàn)場要有至少一名領導帶班,負責糧食收購工作;工作人員要統(tǒng)一著裝,掛牌上崗;進入庫站的送糧車多時,派發(fā)編號牌,專人叫號,規(guī)范入庫車輛的秩序;收購庫站整齊有序,衛(wèi)生清潔。
前來關店糧站售糧的李國璽興奮地對記者說,“一站式”服務就是方便我們農民賣糧,小麥的最低收購價以2009年生產的國標三等小麥為標準品,白麥每市斤0.87元,紅麥、混合麥每市斤0.83元,都明碼標價,我們放心呀!況且,這邊賣了糧,就手就把現(xiàn)金拿到手了,“打白條”的現(xiàn)象也沒有了。
陪同記者采訪的市糧食局負責同志告訴記者,今年我市糧食收購有五大特點,一是我市小麥質量70%以上屬于國家二等小麥;二是收購的數(shù)量足,能確保我市收購量20萬噸,各個倉庫基本能收滿;三是多元主體競爭激烈,外省來我市收購的主體增多,影響進庫,價格高開高走,這些主體包括地方國有糧食部門,中儲糧直屬機構,大的用糧單位,如大型面粉廠,以及外省來淮的糧販;四是由于糧價高開高走,農民惜售,“農民脾氣怪,越高越不賣”;五是我市采取“一站式”服務,先后在蘆集、潘集、丁集、關店、新集、鳳臺二庫、田家庵國家儲備庫等七家糧庫試點,明年在全市推廣,改進服務手段。目前,全市糧食系統(tǒng)共投資300萬資金用于建設,大的收購點配地磅,輸運機等設備。
為了確保收購資金到位,切實保護農民的根本利益和售糧積極性,糧食局為每個站點墊付50萬資金,每日一報進度,資金隨時到位,對4億元收購資金靈活調度。
市糧食局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市小麥最低收購價工作在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正有條不紊地開展,最終將實現(xiàn)工作目標三個確保(確保完成省市局下達的收購目標任務;確保中央惠農政策落實到位;確保糧食收購質量達標,質價相符);綜合效益三個滿意(農民滿意、政府滿意、企業(yè)滿意)。
(實習生 趙靜汝 記者 劉銀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