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淮南市對外傳播獎 •組織工作獎
淮南市廣電臺
淮南日報社
鳳臺縣
大通區(qū)
田家庵區(qū)
潘集區(qū)
二、淮南市對外傳播獎•先進集體
淮南人民廣播電臺
淮南市廣電臺新聞中心
淮南新聞網
淮南報業(yè)新聞網
淮南宣傳網
三、淮南市對外傳播獎•先進個人
孫玉寶(安徽日報駐淮南記者站站長)
方 方(安徽廣播電臺駐淮南記者站站長)
沈國冰(市委宣傳部新聞出版科科長)
張 琰(市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主任)
陳 彬(市委外宣辦主任科員)
楊 衡(市廣電臺新聞中心記者)
四、淮南市對外傳播獎•專題專欄
《人民網—科學發(fā)展專題—走進淮南篇》(人民日報 董祥玉等策劃采訪)
《主流媒體看淮南》 (淮南日報社)
《中國淮南網—新聞發(fā)布專欄》 (市信息化辦公室)
《田家庵之窗—媒體看田家庵》 (田家庵區(qū)信息中心)
五、淮南市對外傳播獎•優(yōu)秀作品
(一)特別獎
《合肥淮南同城化 江淮經濟新亮點》(經濟日報 白海星、文晶)
《廖光圣的電力世家》(市廣電臺新聞中心 顧斌、楊衡、李亭)
《“后湖模式”托起希望——淮南探索采煤沉陷區(qū)治理新路》 (市委宣傳部 沈國冰 安徽日報社 孫玉寶)
《解放淮南》 (市廣電臺文藝中心 張躍等)
《淮南三蝶》 (淮南市文聯(lián) 金妤)
(二)精品獎
《淮南向制約科學發(fā)展觀的問題發(fā)力》 (安徽廣播電臺 方方)
《安徽淮南:文化潤警細無聲》 (人民日報 何聰 朱磊)
《五彩淮南》 (市廣電臺文藝中心 王曉剛等)
《從塌陷到崛起》 (淮南人民廣播電臺 張家琳 許靜)
《淮南“保增長”確保不增污》 (市委宣傳部 荊燦紅 安徽市場報 吳傳賢)
(三)佳作獎
《在破解難題中起跳——來自淮南市產業(yè)結構調整的報道》 (安徽經濟報 陳大眾)
《安徽淮南:網友與公安局長“面對面”》 (新華社 李。
《圖片新聞:淮南“三下鄉(xiāng)”火熱開場》 (市委外宣辦 陳彬)
《夢回隋唐壽州窯》 (新安晚報 張安浩)
《淮南推出城市大建設三年計劃》 (中安在線 岳茜茜)
《安徽淮南:豆腐為媒擔當“招商大使”》 (中國新聞社 吳蘭)
《圖片新聞:我為大建設出份力》 (謝家集區(qū)委宣傳部 鄧傳國)
《組圖:淮南工人新村的變遷》 (淮南日報社 倪軍)
《鳳臺700戶低收入家庭搬新居過大年》 (鳳臺縣廣電臺 羅杰)
《圖片新聞:瓦埠湖鰱魚大豐收》 (淮南新聞網 孫景芳)
《淮南統(tǒng)籌“五外”工作 加快對外開放》 (工商導報 沈玉樓)
《打造“三宜”之區(qū)力保一方平安 》 (安徽法制報 常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