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繳不還會被抓,不僅要償還本金利息,還要服刑交罰金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信用卡刷卡支付早已成為人們消費付款的重要方式,由于信用卡有著來自不同領域的專屬優(yōu)惠,人手多張信用卡的現(xiàn)象已不再稀奇。但是,一些持卡人,因為過度消費,信用卡透支,無法及時還款,甚至玩失蹤。一些刷卡人認為多透支些錢是“占便宜”,并未意識到其嚴重性,往往對銀行的催收置之不理,從而構成惡意透支,涉嫌刑事犯罪。
8月11日,記者從田家庵區(qū)人民法院了解到,今年以來,該院已經判決了24起信用卡詐騙案件!翱ㄓ选眰冏⒁饬,透支信用卡不還,可要承擔刑事責任的!
案例:惡意透支信用卡,全額還款后仍被判刑
淮南人鄭某是一名個體戶,在我市一家銀行辦理信用卡后,惡意透支5萬元,被田區(qū)法院依法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二年,并處罰金二萬元。8月11日,判決生效。
據介紹,2009年6月,被告人鄭某從某銀行淮南分行申請辦理了一張信用卡,信用額度為5萬元。此后,鄭某開始使用該張信用卡透支消費,并按期歸還透支款。2014年,因資金周轉出現(xiàn)困難,鄭某未能按期償還透支款。截至2014年4月25日,鄭某逾期尚未償還的透支本金為5萬元。發(fā)卡銀行自2014年4月27日起多次進行催收,鄭某一直未能償還透支款項,并采用電話停機,更換手機號碼等方式逃避銀行催收。
2014年8月11日,發(fā)卡銀行報案至公安機關。經公安機關追繳,鄭某償還了全部透支款,并支付了透支利息和滯納金,合計67200元。2015年4月28日,鄭某經公安機關傳喚到案,并對惡意透支信用卡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田區(qū)法院審理后認為,被告人鄭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信用卡超過規(guī)定期限透支,并經發(fā)卡銀行多次催收后超過三個月仍不歸還,其惡意透支數額為5萬元,屬數額較大,構成信用卡詐騙罪。案發(fā)后,被告人鄭某已償還全部透支款息,且歸案后能夠如實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實,可予以從輕處罰。依照相關法律規(guī)定,法院判決被告人鄭某犯信用卡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二年,并處罰金二萬元。
現(xiàn)狀:惡意透支信用卡比例上升
記者從田區(qū)法院了解到,信用卡詐騙案件逐年上升,僅今年以來,該院就判決了24起該類案件。犯罪嫌疑人年齡在20—50周歲,文化程度多數為初中、高中學歷,涉案金額從1萬元到5萬元不等。歸案后,犯罪嫌疑人一般被判處6個月至3年刑期,緩刑1—2年,罰金2—5萬。
田區(qū)法院承辦案件的法官分析說,目前,銀行在大幅提高持卡人的授信額度,積極拓展信用卡業(yè)務的同時,信用卡詐騙特別是惡意透支信用卡現(xiàn)象也在逐漸增加。一方面,發(fā)卡銀行降低發(fā)卡門檻,對一些收入不穩(wěn)定,無固定收入來源的客戶也納入到信用卡消費群體中,對提供的收入證明,財產證明審核不嚴,導致惡意透支現(xiàn)象增加。另一方面,持卡人自身的法律意識不強,忽視信用卡領用合約對還款期限的規(guī)定,透支后未能及時還清款項,也導致此種犯罪行為的發(fā)生。
根據我國《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的規(guī)定,信用卡詐騙主要包括四種情形:使用偽造的信用卡或使用以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的信用卡;使用作廢的信用卡;冒用他人信用卡;惡意透支。惡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超過規(guī)定的限額或者規(guī)定期限透支,并且經發(fā)卡銀行催收后仍不歸還的行為。
其中,在審判實踐中以超過規(guī)定期限透支最為常見。今年田區(qū)法院判決的23起信用卡詐騙案件全部都是惡意透支。從犯罪主體上看,以個體工商戶、無固定工作的人員居多。個體工商戶資金流動快,考慮到信用卡辦理手續(xù)較為簡單,審核不嚴,會采用辦理信用卡的方式來滿足對小額資金的需要,且該主體容易實施“以卡養(yǎng)卡”、非法套現(xiàn)等行為,增加了該人群實施信用卡詐騙罪的可能。
從處理結果看,發(fā)卡銀行催收未果后,會報案至公安機關。經過公安、司法機關的釋法工作及教育,大多數被告人能夠認識到自己的行為已構成犯罪,能夠積極還清全部透支本息。
根據法律規(guī)定,惡意透支應當追究刑事責任,但在公安機關立案后、人民法院判決宣告前已經償還全部透支款息的,可以從輕處罰,但一般不會免于刑事處罰。
提醒:合理使用信用卡
要減少信用卡詐騙犯罪的發(fā)生,除了發(fā)揮刑罰在預防和懲治犯罪上的功能,銀行加強信用卡風險管理,嚴格授信審核,更需要持卡人理性消費,合法使用信用卡。
法官提醒,應根據自身經濟能力進行信用卡消費,不要申請過多信用卡或超過所能負擔的信用額度。應正確認識自身還款能力,不得在明知沒有還款能力的情況下,大量透支、肆意揮霍或使用透支的資金進行違法犯罪活動。養(yǎng)成理性的還款習慣,應按約及時足額清償透支債務,以免因賬戶逾期拖欠或未足額償還最低還款額而產生不良信用記錄,給個人信用帶來負面影響。超過規(guī)定限額或者規(guī)定期限透支后,應配合銀行催收,及時還款,不得在透支后逃匿、改變聯(lián)系方式,逃避銀行催收或抽逃、轉移資金,隱匿財產,逃避還款。
(記者 廖凌云 實習生 張羽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