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網(wǎng)9月30日電 越野車在秋末冬初的晨霧中,穿行戈壁大漠,艱難前行。時而劇烈顛簸,時而側滑漂移,不時還會被激起的泥水濺滿車窗。昨夜里剛剛下過一場大雨,小路顯得更加濕滑、泥濘、崎嶇、坎坷。這是一條牧人踩出來的路,從公路邊插進來,雖只有短短20公里,可即使是熟練的駕駛員,開著性能不錯的越野車也需要耗時一個多小時。冬天只要一下雪,這條路通往外界,就只有靠馬拉爬犁;走出去,平時幾乎與步行速度一樣,遇到暴雪,最困難時則需要17個小時。這條小路通往躍進龍口,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第十師185團的水脈所在。大漠深處的守水人,是185團的李青春、張曉蕓夫婦。今天,我們就是懷著敬佩和好奇的心情,專程探訪這一對不平凡的夫婦。
通往龍口水閘的小路濕滑泥濘崎嶇坎坷
李青春的事跡,隨著CCTV《走基層》專題節(jié)目《大漠深處守水人》廣為傳播。李青春夫婦兩人,九年如一日,默默堅守水站,身居戈壁大漠,幾乎與世隔絕。是什么力量,讓他們有了這份堅守和擔當?一個個漫漫長夜,他們如何面對那種難熬的孤獨和寂寞?如何面對時常侵擾的豺狼毒蛇野獸?如何面對與女兒長期分離的煎熬?被關注之后,給他們的工作生活條件帶來了哪些實質性的改善?
由于提前打了電話,李青春早早就守在家門口,遠遠地眺望著記者一行。這里一年來不了幾個人,得知有人來,便有了一份期待。盡管曾經(jīng)接待過多種媒體和領導,見了來人,青春和曉蕓還是顯得有些靦腆。當我們和李青春一起到他堅守的龍口、河渠,他隨即轉入健談模式。
李青春夫婦在大漠深處守水的故事,媒體已有大規(guī)模報道。
略顯羞澀的李青春張曉蕓夫婦
——從2006年起,李青春從已經(jīng)守水17年的哥哥李青海手中接過使命,繼續(xù)孤獨地守護躍進龍口,保護著185團3000多名職工群眾的用水命脈,這個水脈來自別列孜克河。這條國際河流在我國境內有130多公里長,平均寬度20余米。由于185團和哈巴河縣境內的數(shù)百平方公里的土地全靠這條河流滋潤,別列孜克河被當?shù)厝朔Q為“母親河”。
哥哥在長期守水中,因為需要經(jīng)常深入冰水中作業(yè),得了嚴重的關節(jié)炎。實在無法工作了,團里只好找人接班,怎么也找不到愿意守水的人。這個時候,李青春自報奮勇,解了團領導的難題;這一守,就是九年。
——青春夫婦每年要“跑”1萬多公里的路程守水、巡渠、護林。馬已經(jīng)換了兩匹,摩托車騎壞了兩輛。
——青春還堅持每天寫“守水日記”,詳細記錄每天的河流流量和河水流速,填補了別列孜克河水文記載的空白。
……
躍進龍口水閘
李青春的故事,看起來平淡無奇,可是把青春獻給兵團,大漠深處,一守就是九年,恐怕并沒有幾個人能堅守得下來。
李青春的回答很平靜:“習慣了。”“這工作總得有人干”!爸灰枰,我還要繼續(xù)干下去”!爸盗,那么多榮譽,北京都去過了”。
每天的主要任務很單調。守水、管水,根據(jù)團里的需水量,調節(jié)水閘;巡渠,防止?jié)⒌;護林,防止火災,這就幾件事。
青春最忙碌的時期,是每年的四月,冰雪消融,團場開始了春耕,需要及時調節(jié)水量。而最難受的也是四月和五月。這里的水都是冰雪融化所得,四五月份,北疆春寒料峭,河水冰冷刺骨。每次開關水閘,青春的雙手都要在刺骨的冰水中浸泡半個多小時。他的雙手被凍得僵硬,一彎曲就鉆心地疼。和哥哥青海一樣,青春的十指已經(jīng)變形,也患上了風濕性關節(jié)炎。
各種野獸時常出沒在小兩口的院中
除了忙碌和艱苦,還有極其艱巨的責任和各種意想不到的危險。其中突如其來的洪水,導致堤潰壩垮,就是最大的危險。有一次順水沖下的一棵大枯樹,堵住了閘門,造成水位急劇上漲,如不及時清理,大水就要漫上河堤,很有可能造成潰堤。危急時刻,青春毫不猶豫地縱身跳入3米多深的冰冷刺骨的河水里,夫妻兩人使出渾身力氣,連拖帶拽,硬是把大枯樹移到了岸上。除險之后,等到青春艱難地爬上岸,已經(jīng)凍得渾身哆嗦,面色青紫,根本挪不動步子。瘦小的妻子硬是把他背回家。之后,李青春發(fā)起高燒,昏迷整整一天。
寂靜的大漠里,經(jīng)常要面對雷鳴電閃、山風呼嘯、野獸嚎叫、山洪暴發(fā)。這些年,青春多次掉進激流,一次次經(jīng)歷了生命危險。
青春是條硬漢子,這些艱難困苦,他都堅強地挺過來了?墒牵袃蓚問題,幾乎不敢觸及,一旦觸及,青春就忍不住心酸難過。這兩個問題,一是狗,二是女兒。
李青春的房前屋后,有馬匹、羊群、雞鴨、菜地,唯獨缺了一樣常人用來排遣寂寞孤獨、看家護院的狗。問及青春,他的回答讓人意外:不養(yǎng)了,不敢養(yǎng)了,狗在這里,太遭罪了!
干打壘的舊水站如今只能作為羊圈了
這是什么樣的環(huán)境啊?讓主人覺得狗都太遭罪了?細問之下,方才了解到青春曾經(jīng)養(yǎng)過的三條狗的悲慘故事。
青春曾經(jīng)在守水站養(yǎng)過三條狗。第一條是大黃狗,曾經(jīng)和他相伴超過十年,忠實而兇悍。9年前,青春開始到龍口守水,就把大黃狗帶來了。有它相伴,巡水也就有了伴兒?墒菦]有想到,一次巡水途中,大黃狗一不留神,被馬踢中腦袋,直接跌入激流,青春騎著馬緊趕慢趕也沒有趕上。過了幾天,才在渠水的一個回水處找到了大黃狗的尸身。夫妻兩人非常悲傷,打撈起來,在一顆大樹下掩埋了大黃狗。
沒過多久,有人又送給他們一只狼狗。那是個冬天,它跟著馬爬犁一路小跑,從團部回到龍口。連續(xù)17個小時的路程,從來沒有經(jīng)歷過這份艱難的狗,又凍又累,體力明顯不支。后來索性放在爬犁上,帶回了龍口水站。沒有想到,第二天這只狗居然累死了。
第三只狗,名叫獅獅,從名字就可以想象它的威風。然而這只威猛的獅獅,竟然沒有經(jīng)過夏天的考驗,被肆虐的“小咬”(蠓蟲)活活咬死了。原來,躍進龍口處于額爾齊斯河流域,與拉丁美洲的亞馬遜河、非洲的乍得湖、坦葛爾喀湖并稱為“世界四大蚊蟲區(qū)”。這里夏天每立方米蚊蟲可達1700只,每年六七月份,小咬蚊蟲肆虐之處,雞鴨狗兔全都不能幸免。剛來的獅獅,就因為沒有及時鎖進密閉的房間,慘死于小咬之口。每次提到獅獅,兩口子都要為此吵嘴埋怨。
打這以后,青春也就下了狠心,再也不養(yǎng)狗了!
狗都遭罪受不了的地方,人是怎么熬過來的呀!青春守在大渠邊,水邊的“小咬”偏偏最厲害。然而每年“小咬”最猖狂的6、7月份,又正巧是團部農業(yè)生產(chǎn)用水高峰,自然也成了青春最繁忙的日子。如此惡劣的環(huán)境之下,青春該怎樣完成放水任務?為防蚊蟲,他們屋子的窗戶上,衣服上、包裹自己的毛巾上,每天都要潑上柴油。用柴油嗆人的味道驅蟲,人也就必須忍受這些嗆人的味道。出門必須從頭到腳做好防護。妻子曉云也就成了不能穿裙子的女人……
這些艱難困苦,青春夫婦已經(jīng)習以為常。讓他們一直感到愧疚和糾結、始終難以釋懷的,是無法和女兒李晶經(jīng)常團聚。
新建的躍進龍口水站已經(jīng)今非其比
當年為了這份責任和擔當,夫妻兩人把要上學的女兒托付給了哥嫂和孩子的姑姑。孩子非常懂事,學習也很努力。可是再懂事的孩子,也離不開爸爸媽媽。每次能和父母團聚,孩子就特別開心。條件如此艱苦的大漠,在孩子心里,就是和父母歡聚的天堂。每次接孩子回家,青春就是一路的歡聲笑語。而每次分離,就是家人格外痛苦的時刻。尤其是漫長的冬天,將近半年見不到女兒。想孩子了,只能打個電話。每次打電話,孩子就說想爸爸媽媽,哭得像個淚人。電話的兩頭,總是哭聲不斷。
最讓青春夫婦刻骨銘心的,是2009年女兒李晶在龍口發(fā)高燒遇險的那場經(jīng)歷。
那年冬天,突降雪災,一米半的積雪封住了道路。正巧這天傍晚,女兒突發(fā)高燒,體溫飆升到40度以上,已然神智不醒。夫妻倆用各種方式給女兒降溫,都無濟于事。如不及時治療,就真有生命危險。此時屋外是零下近40度的嚴寒天氣,夜幕已經(jīng)降臨,出門方向難辨。求助團里的醫(yī)院,距離太遠,大雪封路,也根本進不來,遠水不解近渴。李青春想到了距離龍口4公里的、最近的一個哈薩克族醫(yī)生,于是囑咐妻子在家守著,自己披上大衣把女兒緊裹著抱在懷里,一頭鉆進風雪交加的寒夜。
外面,地上是齊腰深的積雪,空中刮著8級以上的狂風,行走起來步履維艱。李青春在暗夜里頂風冒雪,一步步艱難前行,棉帽子、眉毛胡子上結滿了厚厚的冰霜,凍成了冰人。憑著記憶,他摸索著走了整整五個小時,終于找到了醫(yī)生的家。他自己的耳朵凍得像兩把扇子,通紅發(fā)亮,臉龐也整個一片紅腫。
作者陳銳軍與李青春夫婦在羊圈旁合影
熱心善良的哈薩克族醫(yī)生,不僅及時給李晶打針退燒,還給青春耳朵、臉上抹上了凍瘡膏。孩子的病需要連續(xù)打針治療,可是大雪天氣,來回一趟就要十個小時不說,孩子在冰天雪地里凍著,也很危險。青春求助醫(yī)生上門給女兒打針?墒欠綀A幾十里就這一個醫(yī)生,根本顧不過來。青春只好帶著女兒在醫(yī)生家住了一天,觀察到女兒病情有些好轉,就讓醫(yī)生給開了些針藥,打算自己學著給女兒打針。醫(yī)生手把手地給青春教如何正確打針,擔心自己記得不準,萬一打針打錯地方出危險,青春就讓醫(yī)生用圓珠筆在女兒屁股上直接畫上圓圈……
“每次想起這些事情,我就覺得,對不起孩子!敝v到這里,李青春這條鋼鐵般的漢子,忍不住背過身去,淚流滿面。
李青春巡查水情
評論:深悟知足和感恩
送上美好的祝福,告別李青春夫婦,我們相約,一定再找機會來看望他們。筆者在內心里默默地思考:如何盡自己的努力,讓更多的人了解,在共和國的版圖上,鎮(zhèn)守著西北邊陲的兵團人,是如何“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的?對照他們,我們應該如何深悟知足和感恩?還有,就是如何盡自己的力量,動員社會的力量,幫助李青春們,幫助他們,去實現(xiàn)一個在城市里可以輕易就滿足,卻不一定珍惜的愿望——一家人在一起,健健康康,快快樂樂!
要想徹底改變李青春們的工作和生活狀態(tài),需要從兵團的定位,從國家發(fā)展新疆、壯大兵團的體制和機制上去研究。要落到實處,更需要不知道多長的時間。李青春們目前只能默默地堅守著、承受著。李青春獲得了全國民族團結先進個人等一系列榮譽稱號,也因此來到過他向往已久的北京,他為此無比自豪!這些稱號激勵著他,他為了責任、為了榮譽,選擇了繼續(xù)堅守。這種擔當和堅守,值得我們好好反思,值得我們好好學習!可是,女兒李晶怎么辦?眾多的李晶們怎么辦?誰來為她的人生做出謀劃?
李青春顧不了那么多,他眼下最大的愿望,就是在漫長的冬季,在大雪封路的時節(jié),也能經(jīng)?纯磁畠海材茏屌畠汉蛣e人家的孩子一樣,能經(jīng)常回到父母的懷抱。哪怕經(jīng)歷暴雪和零下40度的嚴寒?墒,馬拉爬犁,看一趟女兒,來回光路上就需要十幾個小時的時間,這是常人無法想象的艱難!
“有什么辦法能幫他們逾越這個障礙?”有人說:“這個從技術上并不難啊,買個雪地摩托,那就非?炝!”
“一輛雪地摩托需要多少錢?”“也不算貴,十幾萬吧。”
對一個大城市的家庭來說,十幾萬的確不是一件難事?墒菍τ谠率杖虢(jīng)過幾次增加才到了2400元的李青春,那幾乎就是天方夜譚了。
李青春是個老實人,不能讓老實人吃虧,是我們一直在喊的口號。希望不只是口號而已!如何形成一種倡導無私奉獻,又能很好地解決英雄們后顧之憂的社會制度,讓英雄們不怕流血、流汗,但不再流淚,從而英雄輩出,需要管理者用心、用情,做好頂層設計。
我們有責任,盡自己的力量,聚合朋友的力量,幫助李青春圓夢,圓一個自己在大漠堅守著光榮使命的兵團戰(zhàn)士,能經(jīng)常和女兒團聚的夢。這個夢,是李青春的夢,也是中國夢的一個組成部分。(陳銳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