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吧“實名制”查出了失蹤5年的人

6月2日下午5時許,淮南市公安局田家庵分局園南派出所民警在對轄區(qū)網吧進行“實名制”登記檢查過程中,在一網吧發(fā)現一名王姓男子,該男子今年28歲,馬鞍山市當涂縣大隴鄉(xiāng)人。檢查中,民警發(fā)現其使用的身份證就要到期了,而且十分破舊,隨即對此人進行了查詢。這一查,令民警大吃一驚,原來資料顯示,其家人早在2009年就在馬鞍山當地公安機關報案,稱王某2005年離家出走后,失蹤至今。民警馬上向該所相關負責人進行了匯報,將王某帶回派出所,并及時聯系了馬鞍山當地派出所。
在派出所內,王某一言不發(fā),在民警耐心疏導勸說下,王某才開始慢慢打開話匣。
被父親責備后立下誓言
2002年,家住馬鞍山農村的王某因為家境貧寒,年紀輕輕就在其叔叔的帶領下來到淮南市某公司干起了學徒工。身為學徒,那時的工資也只有幾百元錢,但王某踏實肯干,又吃住在工地,所以幾年下來,也有了一點積蓄,到2005年上半年,已經積攢了5、6千元。但此時都市的網吧、游戲機等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也在這個時候走進了王某的生活,很快5、6千元的積蓄在不知不覺中被花了個精光。2005年10月,王某的父親打來電話,說家里要蓋房子,要王某把這幾年打工掙來的錢拿回來。已經花光所有錢的王某這時只有口頭答應著回到了家。到家后,王某借口到銀行取錢又轉悠了幾天,最終看瞞不掉了,才對父親說了實話。父親聽說后。十分生氣,狠狠訓了王某,王某也感到自己對不起家人,心里暗暗發(fā)誓:再出去打工,一定要掙很多錢,否則就不回家。
自感誓言沒實現 “失蹤”5載
很快,王某又來到了淮南,此時王某叔叔的單位因為要流動,叔侄分開了。王某只身一人開始在淮南學起了電焊,當學徒的工資總是很少,王某感到離掙很多錢的目標很遙遠,漸漸地就不再和家里聯系了,由于他吃苦耐勞,2008年左右,王某工資已經漲到了2、3千元左右。
在出走的這5年間,起初一兩年王某很想和家里聯系,特別是逢年過節(jié),他總想打個電話,或者回家看看,和父母說說自己在淮南的工作情況。但由于當時自己的工資還不是很高,這樣回去是不是會被鄰居看不起,會不會達不到父母的期望,一想到這,他就不自覺地斷絕了和家人聯系的念頭。后來時間長了,這種意識竟?jié)u漸成了習慣,等到工資逐漸漲高以后,他每次拿起電話想撥回家時,卻總感到渾身不自在。就這樣,5年間,他和所有的親人都斷絕了聯系。
王某“失蹤”后,他的父親和叔叔多次到淮南等地四處尋找,走遍了大街小巷和其可能打工的工地,但一直沒有任何線索和音訊。無奈之下,2009年,其父在馬鞍山當地報案,稱兒子失蹤。其母思兒心切,終日以淚洗面,甚至懷疑兒子是不是誤入歧途,被壞人控制了起來。
與母親通電話泣不成聲
6月2日晚,在馬鞍山當地派所出的協助下,園南派出所聯系到了王某的家人,其家人在萬分感謝中表示立即趕到淮南。當晚,園南派出所相關負責人妥善安排了王某的吃住,為他準備了晚飯和休息室,為了防止其他意外,民警整整坐在王某身邊看守了一夜,直到第二天早上其叔叔趕到淮南。在園南派出所,王某的叔叔緊緊握著民警的雙手激動地說:“5年了,我們全家人無時無刻不在記掛著他,多虧了你們淮南公安,是你們認真負責,才讓我們全家團圓!”。
辦理完相關手續(xù)后,王某在大家的鼓勵下撥通了家里的電話,短暫的沉默后,電話那邊的母親和這邊的王某同時都聲淚俱下,王某在電話里一直請母親原諒,并告訴母親,他一直都很思念家鄉(xiāng)和親人,他會盡快回到家中,看望年邁的雙親。
圖:王某打電話給家人時泣不成聲。
(記者 陸士宇 通訊員 高曉丹 攝影報道)